近年来,重庆市合川区以推进“三社”融合发展为抓手,围绕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等问题,坚持规模化与全程化服务相结合,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机制,全面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有效促进了农业高质量发展。
“小碎田”变大良田 闲散土地找到好“婆家”
过去,在合川区隆兴镇安乐村,由于当地农民大多外出务工,造成了大片的荒地,杂草丛生。谁来种地?如何种地?如何让这些荒废多年的坡地产生经济效益,是合川区供销社一直牵挂的事情。
2020年年底,借着农村土地宜机化改造政策的东风,安乐村集中了2000亩碎片化坡地进行宜机化改造。改造完成后的土地,既平整,又大块,犹如梳妆打扮后的“俏姑娘”,很快找到了“好婆家”。
据介绍,安乐村以每亩几百元不等的价格流转给合川万众行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截至目前,合川区已经完成宜机化改造并流转一万多亩。“要感谢现在的政策,让我们不花一分钱,就看到自己的荒地变良田,还有了额外的收益。”安乐村村民张大爷笑着说。
农民变股东 家门口就业增收
72岁的任远谋是安乐村的村民,家里有10多亩地。“我们老两口懂得不多,很难在这10多亩地上种出值钱的东西,加上岁数大了,外出打工也没人要,一年的花销都全靠两个儿子承担。”说起土地宜机化改造前的生活,任远谋长叹了一口气。
如今,宜机化改造后,任远谋家里的10多亩地全部流转出去了,一年不仅能收到几千块流转费,还能在土地承包方那里务工增加收入。据了解,土地承包方为当地村民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任远谋老两口在家门口做零工也能增加收入,家里的开支也宽裕多了。
和任远谋一样,安乐村的其他村民在收到土地流转费的同时,还能在家门口打工赚钱,家家户户都多了几笔收入。
创新合作思路 农村发展有了好产业
据悉,为解决宜机化改造后工程方需垫付大量资金的问题,合川供销社发起成立合川区万众行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并直接参股,一方面吸引城市闲散资本入股,另一方面将合作社的房产等资源抵押给银行,从银行贷款形成资金池,投放到工程施工、改后发展等各个阶段,形成多业态、多元化发展。
同时,为响应“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安乐村在改造的2000亩地上规划了水稻、玉米 、油菜、榨菜等粮油作物,并与袁隆平高科、涪陵榨菜、西南大学、重庆市农科院、重庆市农技总站等国家级、市级农业科研平台达成产学研合作,加快转化科研技术成果,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